初冬时节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青塘村,正午的阳光照耀大地,清澈的坝羊河穿村而过,鱼塘里鱼儿游动正欢;距离村委大楼不远处菌草基地里,绿油油的菌草长势正旺,一旁整齐地堆放着一个个蓝绿色团状的青贮饲料包。
“这些菌草包经打包后发酵两个月,会被紫云板当镇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回收,发往外地市场。”青塘村村支书杨朝胜骄傲地告诉记者,如今,青塘村已初步形成了以巨菌草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,产业覆盖全村所有贫困户。
村干部正在查看巨菌草生长情况
2014年,青塘村全村415户1725人,其中,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7户743人,贫困发生率高达43.6%,是板当镇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。基础设施薄弱、产业空壳,使得该村成为板当镇脱贫攻坚中的一块“硬骨头”。
“我们全村总耕地面积3198亩,其中,水田近442亩,旱地面积2756亩,坡耕地比重大,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。”杨朝胜介绍,加上村里老百姓只能靠种植传统的玉米、水稻,产值低下,不少人家因缺土地、缺技术等原因,生活十分困难。
青塘村处处绿油油的巨菌草
更让老百姓忧心忡忡的是,每一年,青塘村由于地势较低,年年都会遭遇暴雨洪涝,一年盼着收成的地里庄稼却遭了殃。
2017年,年轻的村支两委多次到县水利局、扶贫办等部门反映,顺利申请到专项资金85万元,用于搭建2.5米宽的排洪沟。
解决了年年遭遇洪涝的难题,青塘村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瞄准了菌草养殖、鱼塘养殖业。通过从海南引进巨菌草种苗以及和贵州某农业公司合作,解决了技术和市场问题。
当地农户将收割下来的巨菌草拿来喂鱼
“菌草可以喂鱼,菌草实行保底价回收,不愁没有销路,一年可以割好几茬,同时,把菌草加工成青贮饲料及食用菌棒,再利用青贮饲料养殖杜泊羊、生态鱼、林下鸡。”杨朝胜说。
目前,青塘村有鱼塘20余亩,养殖生态鱼20吨,养鸡场2个,养殖生态鸡2000羽,其中野鸡200羽,栽种核桃1050亩,菌草种植947亩……昔日的洪涝地,如今产业兴旺,生机勃勃。
当地农户种植巨菌草饲养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