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菌草是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、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于1983年引进中国,经过20多年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土壤环境的草种。
菌草技术通过“以草代木”栽培食药用菌,有效解决了“菌林矛盾”,此后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、菌草菌物饲料、菌草菌物肥料、菌草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,形成菌草综合利用技术体系。
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简称“民进中央”,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中央机关,负责全会管理工作,在其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全会,对外代表全会。
一、菌草技术兼具重大的经济效益、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
1、是菌草技术是“以草代木”的特色农业技术,不占用耕地、成本低、操作简单、有利于保护环境,特别适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。
2、是菌草技术致力于发展可持续农业,帮助农民实现增收。有关国家实施菌草项目的经验表明,菌草产业可有效增加就业,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。
3、是菌草用作清洁能源原料,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。菌草太阳能转化率高。一公顷土地年种植菌草的燃烧发电量,相当于50多吨原煤。每吨干燥菌草可产生450多立方米沼气。菌草生长期吸收二氧化碳,同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抵,属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清洁能源来源。
4、是菌草有助于养护土壤、防治水土流失,可在100多天内就达到固定流沙、改善土壤质量的效果,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治沙漠化。
二、菌草技术已经在国内国际取得广泛的应用
在国内,全国十余个省份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、治理荒漠化、防沙固沙、改良盐碱地、治理砒砂岩等研究示范,取得系列成果。
在国际上,自1992年起,菌草技术已推广到100多个国家。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斐济等8个国家建立了菌草工程示范培训和产业发展基地。2017年,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-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项目,成为帮助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的一个重要项目。
三、多措并举,加快推进菌草新兴产业的发展
在国内:
1、是将发展菌草业纳入国家贫困县产业扶贫项目。发展菌草业具有重大价值和巨大发展前景,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因此,建议将菌草业纳入国家贫困县产业扶贫项目,由发改委、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支持推动菌草产业化发展。
2、是建设黄河沿岸菌草生态安全屏障。黄河目前仍是世界上输沙、含沙量zui多的河流,全流域还有一半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得到根本治理。
建议在黄河上、中、下游水土流失严重,荒漠化、沙化危害较大的沿河两岸,在已有较好基础的青海贵德、陕西延安、内蒙古阿拉善、河南郑州、山西运城、山东东营等地沿黄河两岸建设菌草生态安全屏障试点,总结经验后,逐步拓展到黄河全流域,加快构建黄河沿岸生态安全屏障。
在国际上,菌草技术对外援助推广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,技术体系、推广体系、推广组织结构设计、技术扩散策略、推广模式等方面已较为成熟有效。未来推广可从以下方面着力:
1、是扩大菌草对外援助的国别范围。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更有效地服务各国贫困人群、帮助减贫、创造就业以及提高营养健康水平,合作的对象主要为各国政府、国际组织等。
2、是加快菌草在部分国别的产业化进程。以对外援助为契机,在援助项目建立起当地的推广组织的基础上,通过资本与市场的结合促进菌草技术市场化运作,逐步从对外援助过渡到部分援助,直至实现可持续发展,加快在部分国别的产业化推广进程。
3、是培育重大对外援助与国际合作发展项目,带动区域性的合作和多边合作。将菌草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及多国互利共赢合作的重大项目,把大江大河沿岸国家的生态治理与菌草产业发展结合起来。
4、是加强与企业协同合作,实现菌草产业在各国的可持续发展。发挥海外华侨的特殊优势,依托他们在各国建立的良好人脉关系,加快项目与投资落地。探讨多种经营方式和采用多种金融手段进行市场化的合作,逐步开发产业上下游。